媒体聚焦
【宁夏日报客户端】绿色养殖让犊牛告别抗生素依赖
11月24日,初冬的宁夏农垦牛羊肉食品有限公司暖泉肉牛养殖场,一排排犊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科所研究员黎玉琼俯身查看一头六日龄犊牛的粪便情况后,向记者介绍:“犊牛脾胃稚嫩,尤其秋冬季气温骤降,21日龄内是腹泻高发期,我们用中兽医‘防未病’理念前置保健,把腹泻遏制在潜伏期。”

项目负责人黎玉琼查看犊牛体况。
作为自治区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奶、肉牛中兽医保健技术转化示范》的核心内容,宁夏农林科学院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犊牛腹泻无抗保健技术,正让养殖场受益。该技术此前已荣获2023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地方标准《犊牛腹泻病中兽医防治技术规程》于2024年正式实施。

项目组察看犊牛饲喂情况。
“过去全靠抗生素‘一刀切’,不仅容易产生耐药性,还极易让牛发展成脾肺两虚,反复发病最终成僵牛或死亡牛。”黎玉琼解释,项目团队突破西医“病原致病”认知,以中兽医辨证理论为核心,提出“脾虚为主线,环境为诱因”的病因机理,构建“出生期—换料期—转群期”全周期防控模型。通过经典方中兽医药协同微生态制剂的组合方案平衡肠道菌群和健脾、中兽药辨证施治、母子一体化保健等多维策略,实现“少抗、替抗、无抗”有机衔接。

为宁夏农垦暖泉养殖场授予项目基地牌匾。
在暖泉肉牛养殖场,这项技术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之前犊牛21日内腹泻发病率高达15%,现在控制在8%以下。”宁夏农垦牛羊肉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亮算了一笔账,采用中兽医保健后,犊牛治愈率提升24.3%,药费从每天每头牛1元降至0.6元。公司总经理马震补充道:“中兽药成本低,既符合绿色养殖政策,又能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我们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据了解,该技术体系已在宁夏多家规模化牧场推广,可使新生犊牛腹泻发生率降低40%,球虫性腹泻防治率超80%,僵牛淘汰率降至2%左右。项目实施期为今年6月至2027年6月,未来将进一步拓展“消化—呼吸—免疫”三位一体防控体系,持续完善无抗养殖标准化流程。
从实验室到养殖场,宁夏科研团队以科技创新破解养殖痛点,用中兽医智慧赋能绿色发展。这项集理念创新、技术突破、标准引领于一体的“宁夏绿色养殖模式”,正为全国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宁夏日报记者马越 文/图/视频)
